My Footprints
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Cities I Travelled

Monday, October 26, 2009

開平碉樓

碉樓,當地人俗稱為「炮樓」,所說的「炮」並不是指真正的炮,而是指槍,是當時主要的防衛武器。碉樓是當地鄉土建築中不可缺少的建築單元,是一條村落的重要標誌,民間有「無碉樓不成村」之說。碉樓數量之多眾,類型之整齊,風格之多樣,建築之精美,在今天現存的全國鄉土建築之中極其少見。

鴉片戰爭後,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相繼發現金礦,當時世界出現一片淘金熱,正是須要大量勞動力的時期,居民視之為另一條謀生的新出路。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,省吃儉用,有了一定的儲蓄,首先就想「回家建房,娶個媳婦,置辦田產」。衣錦還鄉的中國移民,總想著不管自己在外面吃了多大的苦頭,回家時也一定要風風光光,這張揚地回鄉反而引起了土匪的歹心。地理位置上,開平乃屬新會、恩平、新興三縣交界的一個三不管地帶,令本來社會治安很差的開平隨之惡化。

政府無能,民眾只好自保,令碉樓一幢一幢的不斷出現,不論是全村集資共建、幾戶出錢興建,或者是獨家投資建設,僑匯都是主要的資金來源。為了提高碉樓的預警防衛能力,居民更從國外購回槍支彈藥、探射燈、發電機、警報器。碉樓落成後,居民分工合作,堅守崗位,的確令治安有著明顯的改善。

隨著建築材料的發展和建築技術的提高,僑鄉民眾的審美眼光亦有所提升,令碉樓的整體造型上形成了一種中西融合的獨特風格。碉樓最大的變化或者說最能夠反映其建築風格的是其最複雜、最多樣性、裝飾性最強的上部,主要可分為:柱廊式、平臺式、城堡式及混合式,既能豐富視覺又能發揮其實用的防衛效能。柱式亦為碉樓增添西方古典建築的神韻,柱式既匯集了古希臘、古羅馬的風格,還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、十七世紀巴洛克建築的方柱和壁柱。雖然尺寸比例上沒有嚴格按照,但不同柱式的柱頭設計都完全採用了相對應的柱頭造型。

碉樓的落成令人深深體會到人類的智慧及群居的特性。

Saturday, October 3, 2009

水清沙幼的長灘島

在這4公里長、質地幼滑的白沙灘上漫步,一旁是高嵩翠綠的棕櫚樹,而另一旁是湛藍透澈的大海,好像置身在一個隱世天堂。長灘島,不愧被喻為世界上十大最漂亮的海灘之一,真是名不虛傳。

螺旋槳飛機

在馬尼拉的機場,我坐上了一架只有50多個座位的小型客機,緩緩的向著長灘島進發,窗邊的螺旋槳快速地打轉,引擎聲震耳入聾,確實是一種令我刻骨銘心的飛行體驗。

Saturday, August 29, 2009

客家土樓


福建土樓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特色,客家人為了逃避動亂,從中原遷移到南方福建一帶,他們就地取材,用卵石築起地基,再用黃土建起約1.5米厚的圓筒形外牆,屋頂則以黑色瓦片舖建,就成了我們眼前所見一般的土樓面貌了。

土樓內的結構主要用木材興建,包括牆壁、地板及棟樑。底層是餐室、廚房,第二層是倉庫,第三層或以上是住家臥房,最後以一個圓形的公用走廊把各個獨立的房間連起來。

由於當時的福建一片莽荒,除了防避蛇蟲猛獸外,更要抵禦土著的襲擊,因此土樓中備有水井、糧倉、圈等,土樓本身堅固的結構,使客家人得到足夠的安全保障,更體現了客家人團結的精神。


Monday, June 29, 2009

西塘古鎮

距離上海僅一個小時的車程,就可以到達被譽為中國六大聞名水鄉之一的西塘古鎮。古鎮內,白牆黑瓦,小橋流水,是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,古老樓房倚河而建,看到居民於河道上用木棍拍打衣服,充份展現出當地民風純樸的鄉土氣色。穿過大街小弄間,走過形態各異的石橋,漫步於煙雨長廊裡,彷佛回到明清時期一樣。晚上,人們放到河上祝願的水燈,加上一串串紅燈籠的倒影,構成一幅令人心醉的圖畫。

西塘古鎮,一個仍未過於商業化的水鄉古鎮,正正是我所追求的旅遊體驗。